- 发布日期:2025-03-06 15:31 点击次数:63
国家现代农业(甘薯)产业园展厅
利丰食品红薯淀粉加工自动化生产线
盼盼食品蛋糕自动化生产车间
泗博光学材料及智慧商显屏生产制造项目
查看甘薯苗生长情况
泗水县鸿润食品生产车间
济宁海螺水泥公司
2024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坚强领导下,泗水县持续深化“1+2345”工作体系建设,全力以赴拼经济、提质效、优环境、惠民生、守底线,新时代现代化泗水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。
2025年,中央和省市增量政策密集出台,黄河重大国家战略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、文化“两创”等重大战略叠加落地,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必将为泗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新年伊始,泗水县全员动员,达成“干字当头、奋勇争先”的共识,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经济“头号工程”,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监测,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向上、产业结构持续向优、发展态势持续向好。泗水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,有一批重点项目积蓄的发展后劲,有承载优质项目的广阔空间,还有政策窗口期带来的历史机遇。泗水发展的比较优势明显,工业用地多,发展空间大,铸铁造纸产能静待花开,园区空间虚位以待,风力势能等新型储能蓄势待发,生态人文风景独好,人力资源充足,产业群链并举,承强接优能力逐年提升,正是凤凰涅槃的最好时机。
锚定目标不动摇
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
拉高标杆,勇攀发展高峰。2025年,泗水县对标全市“一个万亿、五个倍增”部署要求,要利用3年左右时间,实现工业经济总量、规上工业企业数量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、生产性服务业规模、外贸进出口总额“五个倍增”,打造百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的目标。
细化政策举措,抓实关键行动。提出实施工业经济倍增、重大项目牵引、消费提质扩容、改革开放拓展、乡村振兴突破、城市功能升级、文化“两创”争先、生态治理攻坚、民生福祉增进、安全发展护航“十大行动”。同时,将采取闭环推进,保障工作落实。
泗水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,击鼓催征、加油鼓劲,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。全县上下干字当头、奋勇争先,以起步就冲刺、开局即决战的姿态,迅速掀起干事创业热潮。
聚精会神抓发展
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厚实根基
迈开“进”的步伐,壮大产业规模。始终保持大抓产业、大抓先进制造业的定力与韧劲,深化“县级同志包保产业、专班包项目、干部跟项目”机制,推动优势产业强链壮群、经营主体培优育强。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,泗水经济开发区持续发力,优化开发运营机制,加快专业园区建设,盘活闲置低效用地,走好园区化、集群化路子。
铆足“攻”的劲头,突破发展难题。紧盯招商引资强力攻坚。全县上下强化招商引资“首位意识”,聚焦“4+3”产业,瞄准产业链的“上下游、左右岸”企业,全力引进更多大项目、好项目落地泗水。紧盯重点项目强力攻坚,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。坚持“要素跟着项目走”、全流程服务等工作机制,在手续办理、能耗、用工、土地、资金等方面,提供最优服务保障,全力推进项目早开工、快建设、早达效,以源源不断的优质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。
做强“新”的变量,激发创新活力。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,聚焦产业发展需求,认真研究如何真正发挥科技服务支撑作用,努力实现更大突破。深入实施高企倍增计划,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、上下游企业共建创新平台,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,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潜能、释放创新主体活力。加快推进“智汇泉乡”五大行动,省内重点对接济南、青岛2个城市,省外重点对接北京、上海、粤港澳大湾区3个区域,招引更多高端人才来泗水创新创业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。
坚定“绿”的方向,守护生态家园。生态是泗水最靓的底色,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。持续推进产业升级,以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集群化为方向,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,积极谋划布局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、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。针对食品饮料、机械制造、绿色建材、纸品包装等传统产业,通过设备更新、标准升级和产品迭代等方式,不断提高产品的“含金量”“含新量”“含绿量”。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,全面深化“亩产效益”改革,实行能源消费、水资源消耗、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“双控”,坚决遏制“两高”项目发展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、低碳经济,提高单位要素投入产出效益,持续降低单位GDP能耗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持续推动增绿扩绿护绿行动,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,稳步推进省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项目,高标准完成森林抚育任务,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全力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。
改革创新求突破
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
泗水县强化锐意改革的理念,全方位解放思想、改革创新,聚焦财税金融、城乡融合、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下决心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,让越来越多的不能变成可能、越来越多的优势变成胜势。
树牢与企业同舟共济的意识,常态化举办“政金企同心谋发展”企业家沙龙,探索开展“我为企业跑订单”等活动,全面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。以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为牵引,全面深化“一次办好”改革,用好“泗企通”阳光服务平台,真正做到“有事即办、无事不扰”,让企业安心抓生产、谋发展。
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,主动服务、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区域战略,深入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扩能行动,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境外展会,抢订单、拓市场,不断提升开放能级。
提高本领转作风
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
泗水县将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全链条管理,创造性抓好工作落实。增强为民服务的水平,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及时回应群众诉求,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。强化斗争精神,以“一切有我”的责任担当,统筹抓好安全生产、经济金融、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,努力实现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。
全县上下形成一盘棋,拧成一股绳。拿出“只能进不能退、只能紧不能松、只能胜不能败”的干劲,树立强烈的“交账意识”“节点意识”,推动各项工作高效率推进、快节奏落实,树立正确政绩观,多做打基础、利长远的事,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、实践和人民的检验。力戒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把“真”和“实”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,一切从实际出发,一切用事实说话,一切用实效检验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,落实“四下基层”制度,多到现场、多到困难矛盾突出的地方去,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、工作在一线落实。
工作怎么干,他们这么说
●泗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、管委会主任,泗水县发改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冯甲新
2025年,泗水经济开发区将大力推进工业经济“头号工程”,围绕五个倍增,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,按照“1271”工作思路,即1个引领(坚持党建引领)、2个目标(建设省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园区、省级绿色工业园区)、7个攻坚突破(产业发展、重点项目建设、招商引资、争先进位、优化助企服务、科技创新、园区承载力)、1排底线(守牢一排底线),全力打造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。
●泗水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王玉富
泗水县工信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,大力实施工业经济“头号工程”,锚定工信领域“两个倍增”目标,聚力“工业运行稳增长、重点项目增动能、建群强链提增量、创新创优扩能级、助企服务提质效”五个重点,不断强化党建、安全、政策、资源要素等六项保障,加力实施工业经济倍增攻坚、产业链建设攻坚、技改项目攻坚、优质企业培育攻坚、数实融合攻坚、绿色发展攻坚等九大行动,以大干快上、攻坚克难、狠抓落实的状态,全力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。
●泗水县圣水峪镇党委书记刘贵同
圣水峪镇将持续构建“1+233”工作体系,抓住党建引领“牛鼻子”,打好甘薯全产业链体系建设、特色林果规模化种植“组合拳”,吹响培育壮大乡居体验、休闲观光、农文旅融合发展三大特色产业“冲锋号”,跑出统筹推进龙湾湖、“圣地薯香”、长峰裕三大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“加速度”,在争先进位中奋力抓转型上项目,全力抓产业强链条,倾力抓民生保稳定。
●泗水县贸促会会长韩梅
泗水县贸促会将充分发挥“联通政企、融通内外、畅通供需”的作用,组织开展“助企享惠、做强外贸”活动,多渠道、全方位推动政策宣介。组织企业参加交流会、展览会、对接洽谈会等,助力企业拓市场抢订单。进一步拓展原产地证服务覆盖面,依托省级法律服务资源,为企业提供国际贸易摩擦应对、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咨询和服务。联合工信、商务等部门,开展涵盖国际市场开拓、跨境电商运营、国际贸易风险防范等专题培训,帮助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。
●山东城际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
山东城际轨道公司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新型技术研发应用,市场开发时优先与绿色低碳项目合作,拓展绿色市场,新项目建设中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,降低能耗。2025年,城际轨道公司将持续提升核心优势,加快海上风电支架项目、纳米复合环保涂料研发进度,用实际行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,为全县发展贡献力量。
●山东泗兴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涛
泗兴集团以推动企业改革创新、产业发展为主线,全力服务泗水县发展大局。坚持“项目为王”,加速推进城投柳岸春风、城投观澜、文化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;聚力乡村振兴,实施龙湾湖农文旅产业开发;做强国有资本,依托企业主体信用评级,提升资本市场融资能力;同步推进圣源热电供热提升改造、新能源充电等民生工程,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展现国企担当,为全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国企力量。
记者短评
一年始于春,实干开新篇。泗水县聚焦工业经济“头号工程”,干字当头、奋勇争先,迈开“进”的步伐,铆足“攻”的劲头,做强“新”的变量,坚定“绿”的方向,奋力开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通过优化产业结构,大力发展生态绿色食品产业,打造特色产业链条,强力推进强链延链补链攻坚行动,加快打造百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,积极引进新能源、电子信息制造等新兴产业,不断提高传统产业“含金量”“含新量”“含绿量”。以久久为功、善作善成的韧劲和拼劲,描绘新时代现代化泗水建设新画卷。
记者相启申王丽丽
通讯员刘楠